智能化銀川時代已經開啟
“你闖紅燈了,請回到候車區。”在銀川市北京路和民族街的交叉口,一個闖紅燈的搶奪器物讓行人不敢一步過黃線。只要行人或非機動車輛闖紅燈,揚聲器就會發出語音提示并在大屏幕上顯示闖紅燈的人的照片。
智慧城市的“銀川模式”已經從6個方面創新的商業模式、管理模式、技術架構、業務監督、立法保障和制度改革。它不僅成為一個樣板房為代表的來自世界各地的訪問,也是一個美麗的新名片銀川。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交通擁擠、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城市病”日益嚴重,人們對“如何使城市更加智能化”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在大數據、云計算和智能技術的幫助下,智能城市在全國各地蓬勃發展。
目前,銀川智能化是基于“一脈一網一云”的架構,打造智能交通。它將空間地理信息系統與實時交通數據相結合,對交通流進行預測,并模擬交通流。通過實時交通控制、潮汐車道、綠化帶和動態交通誘導技術解決城市交通擁擠問題。
同時,智能銀川部署了88套設備、51個監測點、37個數據傳輸設備,將銀川市環境監測數據實時上傳到智能環保系統平臺。通過實時空氣質量數據,我們可以預測超過10參數的影響在接下來的3天的空氣質量,如可入肺顆粒物,PM10、二氧化硫、等,并提出了具體措施應對空氣質量的變化。”智慧銀川還利用大數據“乘云”,從政府收集數據,城市中的企業和個人,集中所有的數據資源在云計算中,發送和接收通過高速寬帶網絡,實現了“地面”的對話而“云”則有效地實現了目前各部門分散的數據資源。系統整合和有序共享將進一步加強政府信息資源的利用水平和政府服務能力。
在銀川的智慧城市里,大數據無處不在。這是一個3D試衣系統,通過激光掃描,將很快能夠產生高度、肩寬等數據,尺寸可精確到毫米,然后系統會自動批量生產基于收集到的數據。“如意制衣有限公司的員工,公司在銀川市濱河nEW地區解釋說,從量度到現成衣服的時間不應超過3小時。同時,大數據將記錄客戶的喜好,并方便客戶在任何時候下單。
目前,在銀川濱河新區智能產業園以高端服務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促進新的行業如“工業4”和“互聯網+蓬勃發展”。企業如如意服裝已經登陸了近50個,包括20個“互聯網+”的醫療企業,18游戲相關企業如盛大、9智能裝備制造產業,例如云管,智能儀表,和一些互聯網+金融和互聯網+物流企業,F鄂西北人才、資金等。技術達到了新的高度。
智能銀川項目自2014建成以來,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在杜松柏研究所公布的世界20個智能城市中,銀川位列第十八。同時,銀川市也是第一個提出以建設智能城市為單位的城市;第一個實現城市行政部門數據采集和整合的城市;第一個實施智能城市建設立法的城市。智慧銀川已經創建了一批全國“第一”的多智能城市建設走出“銀川模式”。
未來城市的智能設備只是銀川市100多個智能社區的縮影。智能設施多達11個,使社區安全、環境、公共服務、醫療服務智能化、便捷化水平超乎想象。